「天命之謂性,率性之謂道,修道之謂教。」


這句話好有啟發!現在拿從前自我檢討的文章一一印證,總不離這三句,真令人佩服無比。

在接受教育之前、之中、甚至之後,人並不一定能從中認識自己。毋寧說教育方式常讓自我認識脫勾,更不要提什麼修道、率性、天命。直到遇上了生命風暴,轉折也許激烈而徹底,也許溫和而深刻,通過生死愛恨、指認前身、沈潛思索,幼學的精言警語,突然鮮明起來。

而在認識論的實踐上,並沒有必然的先後邏輯。孔子「十有五而志於學」、「五十知天命」,「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」,顯然也沒有先懂天命再率性修道,或者先修道再率性懂天命。自我認識與修養是一輩子的事情,個人緣法遇合不同。有些人可以先推演出頭緒,卻沒辦法隨心所欲、按部就班地實踐,有些人則習慣從做中學,在經驗中摸索出道理。既然各有其實踐或哲學的層次,也就只好提綱挈領,放在心底,一一發酵。

「天命」是認識外境與心境的無常。而在其中一路開拓出來的決定與選擇,背後的動力學,構成了自我「秉性」的內涵。這說的是人何以從萬物中指認自身、辨認出自我的過程,因此「知天命」,就是認識自己、完全瞭解自己的秉性。通過自我秉性充分地發展,人遂能立身處事,亦即「行道」。然而道本混元,善惡均容,路有偏狹,不導引不能使之中直。曰「不偏不倚」,又曰「狂者進取、狷者有所不為」,指的都是人的處事表現。「中不偏、庸不易」,便是「從心所欲不逾矩」、完全調和內外境的境界。通過教育的修養與引導,孔子「率性在中道」,充分地認識自我,又實現了自我。

值得注意的是:這裡的「教」並沒有一點催折的意思,而是「導引」、叫人坦然面對自己的本性而加以發展。天命無常,故不偏不倚,「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」,不也是追求不偏之中、不易之庸?「從心所欲不逾矩」,實在是很高的境界。又能「從心所欲」,又能「不逾矩」,是從「知天命」,到「實踐了天命」。我認為孔子立身法門,盡在這三句之中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igenze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